二月二即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

  地天又称用地神、坚牢地神、坚牢地天、持地神,即主掌大地之神,为十二天之一。地的体性是坚固不动,能止住万物,有能持万物的作用。

  在佛教中,此尊被视之为菩萨或护法神,在经典中常可见到其尊名及功德势力。

  此外,新《华严经》卷一举有普德净华主地神、坚福德庄严主地神、妙华严树主地神、普散众宝主地神、净目观树主地神、妙色胜眼主地神等名。并说彼等皆于往昔发深重愿:愿常亲近诸佛如来,同修福业。

  另据《方广大庄严经》卷九〈降魔品〉中记载,佛陀初成道,此地神为作证明,从地涌出,曲躬恭敬,捧著盛满香花之七宝瓶供养世尊。

  供赞护法神是佛陀和历代高僧大德留传下来非常殊胜的一种修行方式,依靠护法神的力量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将魔障以及违缘障碍消减到最低,而且很容易成办世间与出世间的各种事业。

  学佛人要对护法神尊重供养和赞叹,要知道我们凡夫都有无数的怨家债主。正因为护法神的保佑,我们才不会被干扰修行,也不会被严重怨家债主靠近讨报致病痛,有佛菩萨、护法神的保佑,我们才更容易平安健康顺利如意、走好运。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汉民族颇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在一些地方,过了青龙节,整个“过年”才算是真正的结束。因此民间运用一些开运的小招,以招来吉祥,让自己一年的运势都能够如龙抬头一般,步步高升。

  二月二民俗开运方式

  1、剃龙头

  二月初二这一天无论是走在乡间集市,还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人都在排队理发!为什么要理发呢?因为人们认为在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做“剃龙头”。儿童理发,叫剃“喜头”,能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带来好运,寓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2、吃龙食

  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食物也与龙有关。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3、引钱龙

  龙司水,水润而生财。有些地区盛行在二月二这一天“引钱龙”,当然,引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有的在水壶里放置几枚硬币,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动的河或湖泊打一壶水,一路细洒着回到家,将壶里的水和硬币倒入屯水的缸里,意为龙循水迹引而至家;有的则用铜钱拉红线回家置于瓮中;有的则以煤灰为引钱。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1、吃龙食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2、理发

  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会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

  人们为什么都要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呢?传说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似乎这一天理了发,便讨了好彩头,一年都顺风顺水呢。

  3、接“姑娘”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4、引龙

  在山西,最重要的习俗是“引龙”,在晋西北叫“司钱龙”,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炉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门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长柄铁锨上散落成圆圈,然后圆心处放上不同的粮食,这实际上是庄稼人对粮食丰收的一种祈愿。

  5、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6、不能做针线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由来: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月二,龙抬头,

  祝你福星高照,鸿运当头!

  二月二,龙抬头

  快乐跟着感觉走

  财源滚滚日进斗

  恩恩爱爱手拉手

  二月二,龙抬头

  事业更上一层楼

  好运连连乐无忧

  收到祝福好兆头

  龙抬头,九龙闹春送福喽

  吉祥龙添瑞,如意龙添喜

  运财龙添财,幸运龙添运

  健康龙添寿,平安龙添吉

  开心龙添乐,活力龙添劲

  福气龙添福!

  神龙抬起头,送来满园春

  神龙吹吹须,好运当头升

  神龙摆摆尾,一地金银雨

  在神龙摇头吹须摆尾日祝福

  快乐无尽头,亲情暖心头

  事业更上一层楼!

  看

  二月

  龙抬头

  紫气东升

  昭昭鸿运照

  福禄寿喜同道

  幸福快乐最逍遥

  身体康健好运缠绕

  业绩喜人奔头好美妙

  财到福到运到喜上眉梢

  二月二,龙抬头

  运高走,岁高居

  职高升,年高寿

  气高扬,志高飞

  财高聚,喜高致

  心高远,烦高搁

  福高照,情高深

  收祝福,人高兴

  祝君:高高在上

  二月二,龙抬头

  龙神驾临幸运舟

  祥瑞之气跟你走

  风调雨顺庆丰收

  好事成双有缘由

  快乐加倍无烦愁

  吉祥如意更长久

  愿你好运绵绵无尽头!

  二月二里龙抬头

  俺的祝福有看头

  美好日子今开头

  幸福日子有盼头

  快乐奔跑在前头

  好运握在你手头

  烦恼掉在你后头

  开心住进你心头

  二月二,龙抬头

  抬走烦恼与忧愁

  二月二,龙抬头

  抬来幸福与满足

  二月二,龙抬头

  抬走苦闷与波折

  二月二,龙抬头

  抬来吉祥与好运

  祝你快乐!

  现在

  请你停下手中的工作

  抬起头看看天空

  不管你看到了什么

  你都做了今天最重要的事

  二月二,龙抬头

  把祝福送给朋友你!